当前位置:首页 > 文化 > 正文内容

“身在曹营心在汉”说的是三国里的哪个人物?

2022-12-31 07:15:43文化1

个人认为是徐庶,不仅善终,后代也没有卷入魏国后期以及西晋的政治斗争中,早早地从乱世中脱身,算得上是最幸运的人。

汉末三国这一历史阶段,刘备投奔荆州刘表,屯驻新野时,徐庶这位谋士前往投奔,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。不过,徐庶南下时因母亲被曹操所掳获,徐庶不得已辞别刘备,进入曹营。后来此事被艺术加工为“徐庶进曹营,一言不发”等歇后语,被广为流传。

对于徐庶这位谋士来说,因为罗贯中在《三国演义》中的描绘,所以具有非常高的知名度。但是,就真实历史上的徐庶,和演义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。那麽,问题来了,徐庶离开刘备,归降曹操后,最终的结局是什么?

首先,根据《三国志》等史料的记载,徐庶(生卒年不详),字元直。颍川郡长社县(今河南许昌长葛东)人。对于徐庶来说,家乡属于后来曹操的势力范围内,就曹操来说,挟天子以令诸侯后,选择将东汉朝廷定都许昌。公元192年,徐庶为了避乱,与同郡石韬南下至荆州居住。在东汉末年,中原地区战争不断,不少人才都选择迁移到相对稳定的荆州,比如诸葛亮。

而就徐庶来说,到了荆州后正好结识了诸葛亮,并且形成了比较友好的关系。公元201年,在中原地区被曹操击败的刘备南下依附刘表。面对前来投奔的刘备,荆州刺史刘表选择让他于新野驻扎抵御曹操。

在汉末三国这一历史阶段,刘备不仅是汉室皇叔,而且求贤若渴,这正好吸引徐庶前来投奔。不过,徐庶虽然获得了刘备的其中,但是,因为自己的母亲被曹操所掳获,徐庶只能选择辞别刘备,前往曹营。在这之后,罗贯中在《三国演义》中表示“徐庶进曹营,一言不发”,或者说徐庶和曾经的关羽一样,心在身在曹营心在汉。

但是,根据《三国志》等正史的记载,黄初四年(223年),徐庶在魏国被任命为右中郎将、御史中丞。其中,就御史中丞这一官职来说,汉朝时期为御史的次官。

在中国古代历史上,御史拥有监察百官的职责。到了汉末三国时期,曹操曾改御史中丞为宫正,取其纠弹百官朝仪的职掌而言。由此,对于徐庶来说,担任魏国的御史中丞,不仅不是一言不发,反倒是要经常说法,比如向魏国皇帝进谏等。

至于徐庶担任的右中郎将这一官职,在汉末三国时期成为了一个大致介于将军和校尉之间的阶层,其职位、品秩、权力差异很大,统兵将领亦多用此名。由此,相对于司马懿、诸葛亮、鲁肃等谋士,徐庶的官职是相对较低。换而言之,在人才济济的魏国,徐庶并没有获得多大的重用。

最后,太和二年(228年),诸葛亮率军北伐,听闻徐庶与石韬(郡守、典农校尉)官职都不太高。对此,诸葛亮也认为这是魏国的谋士太多了,所以徐庶得不到重用。在笔者看来,徐庶没有在魏国获得重用,一方面是因为魏国人才众多,比如曹操手下就拥有郭嘉、荀彧、荀攸、程昱、司马懿等众多谋士,另一方面也跟徐庶自己的能力有限存在一定的关系。

换而言之,徐庶的真实能力,显然被罗贯中的《三国演义》扩大了。在公元228年后的几年,徐庶病逝。总的来说,对于徐庶这位谋士来说,在刘备手下并没有立下什麽功劳,最大的功绩应该就是推荐了诸葛亮。至于离开刘备,归降曹操后,徐庶也比较默默无闻,只是在魏国担任了不高不低的官职。不过这就够了,比前后那些死于非命的大人物,太低调反而是好事。

对了,道教还有说话,老徐后来在蓬莱山修炼,成仙了,这结局除了关羽之外,也是没谁了……

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,不作为商用, 版权归属原作者,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,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,我们将立即删除.

本文链接:http://qianxi168.com/wh/47296.html